家长须警惕!攀枝花一初中生被骗1.4万元
仁和公安宣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唐万贵
手机、智能手表成了孩子的“标配”,但随之而来的电信网络诈骗,正悄悄将黑手伸向青少年。最近,攀枝花市仁和区一起案例就给大家敲响了警钟——一名初中生被骗走14589元,背后的套路值得所有家长和孩子警惕。
爱心变陷阱,初中生一步步掉入刷单骗局
事情要从一个小红书帖子说起。初中生王某(化名)刷到一条“扶贫基金公益活动”的信息,声称捐款能献爱心还能返现。心动的王某先扫码捐了150元,对方却称“要继续刷单才能返现,承诺退全款还额外给3000元”。
随后,对方发来收货地址,让王某用花呗在淘宝下单10副苹果耳机和1台索尼相机。等王某追问返现时,对方却以“未达标”为由拖延。直到母亲收到花呗还款通知,这才发现孩子被骗,前后损失近1.5万元。
专坑未成年人的4类骗局,快给孩子提个醒!
骗子盯上孩子,往往利用他们单纯、爱贪小便宜的心理,这几类套路最常见:
免费皮肤“钓”孩子:说送游戏装备,却要“激活费、认证费”,哄骗孩子用家长手机转账。
红包返利“杀鱼盘”:在短视频、聊天软件发“发红包返更多”的假消息,拉孩子入群后,再以“手续费、转账费”骗钱。
“解防沉迷”设圈套:声称能解除游戏防沉迷,通过屏幕共享骗孩子说出家长的微信、支付宝密码。
假明星发“假福利”:以“明星粉丝群”为诱饵,说完成任务给礼品、签名照,诱导孩子转账或刷单。
编辑:景文军
仁和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