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治理 >
仁和法院同德法庭的“枫桥”实践:以司法温情守护乡村与企业
www.rh.panzhihuapeace.gov.cn 】 【 2025-07-23 09:30:55 】 【 来源: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法院

  在西南偏远的乡村,山峦环绕,道路蜿蜒。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繁华,有的只是宁静祥和的村落和辛勤劳作的质朴乡亲。作为基层法院的派出法庭,仁和法院同德法庭的工作就是在这片大山的褶皱里展开,努力用司法服务守护乡村发展。

  

  近年来,仁和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派出法庭司法服务阵地作用,主动融入乡村生活与企业发展,不断延伸司法服务的触角,构建起多元解纷的工作模式,努力打造司法为民、便民、利民、惠民的“四好法庭”。

  

  聚焦婚姻家庭,化解民生“忧心事”

  

  婚姻家庭纠纷往往伴随着复杂的情感因素,处理不当容易引发更大的矛盾。仁和区法院同德法庭立足乡村实际,聚焦村民在婚姻家庭中的急难愁盼问题。针对村民居住分散、路途遥远等特点,走进田间地头、村民家中,仔细了解情况、耐心调解。针对婚姻家事,定期开展婚姻家庭法律知识讲座,邀请村里的夫妻、婆媳一同参加,在乡村小坝上聊聊家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婚姻法律、家庭责任等知识,从源头上预防婚姻家庭纠纷的发生。2023年6月以来,仁和法院同德法庭审理了117件婚姻家庭案件,调撤率46%;陆续开展了4场针对婚姻家事、彩礼等法律宣传活动,深入乡村开展了3场巡回审判。

  

  助力企业发展,解决经营“烦心事”

  

  为了解决乡村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难题,探索建立“法庭+企业”的联动机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法律需求,精准提供法治服务,及时做好企业经营风险提示,助力乡村企业发展。在办理的一起企业纠纷案件中,因生产经营需要,企业租赁了当地村民一块场地用于堆放建设材料。多年过去,因诉讼时效经过双方对租金支付不能达成一致,村民小组提起诉讼。法庭受理案件后,迅速组织调解,在充分了解双方诉求的基础上,促成双方达成和解。事后及时向相关企业发出了法律风险提示,村民向法庭法官团队送上了“护航集体经济”的锦旗。

  

  构建多元解纷,打造乡村“和谐圈”

  

  面对乡村矛盾纠纷数量多、类型杂的现状,积极探索打造多元解纷新模式。在各个村落设立调解联络点,联合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乡贤等力量,建立起“法庭+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乡贤”的联动调解网络。制定“预防、排查、调解、回访”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开展法律宣传,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组织人员对村落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对于排查出的纠纷,根据情况采取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方式进行化解;纠纷化解后,进行回访,确保矛盾不反弹。2023年6月以来,仁和法院同德法庭与基层单位司法协作6次,开展10场法治宣传、审结案件802件,组织5次调解员业务培训,为乡村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赋能司法,开启便民“新通道”

  

  积极探索司法服务科技化举措,让司法服务搭上科技的快车。通过远程庭审、电子送达等方式,让村民和企业不用再为路途遥远而发愁。在办理的一起离婚纠纷中,被告因在外打工无法参加庭审,法庭通过线上让他在千里之外也能参与诉讼。整个庭审过程顺利进行,当事人对这种便捷的司法服务赞不绝口。

  

  下一步,仁和区法院将持续深化打造优质基层法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让司法服务在乡村土地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为乡村振兴和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更多的司法力量。

  

  王瑶玥  丰林鑫

编辑:景文军
仁和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