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最危险、最关键的时刻,冲锋在前,勇挑重担。
他,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为群众排忧解难。
他,在社区岗位上脚踏实地、勤勉细致,守护了一方万家灯火、静好岁月。
潘智
攀枝花市公安局仁和区分局大河中路派出所大河南路社区民警。自2014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以来,潘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理念,以社区为家,积极作为,忠诚担当,廉洁勤政,受到领导同事的高度评价和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 从警8年,获得优秀公务员2次, 先进个人3次,获个人三等功1次;2021年被攀枝花市公安局评为“优秀派出所民警”。2022年5月被省厅评为“四川省公安机关成绩突出社区民警”。
吃苦耐劳
他是踏实肯干的“老黄牛”
社区警务工作是公安工作的基础,是服务群众的平台。潘智所在责任区人口基数大,新建楼房多,人员成分复杂。且多数居民白天在外上班,夜晚和周末才在家中。为了摸清辖区人口实际情况,潘智同志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改进服务理念,扎根基层,扎实开展“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维护工作。他创新采取“错时采集、公告预约采集”的方式,主动牺牲自我休息时间,深入辖区挨家挨户逐一登记居民居住信息,力求精准掌握辖区实有单位、房屋、人口的情况。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辖区的77栋楼房、13000余名实有人口、数千流动人口、436家各类单位,他做到了了然于心。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潘智同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最危险、最关键的时刻,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他切实增强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强化巡逻防控提升辖区社会面管控能力和水平,实现了巡逻防控和警情处置的有效结合;他切实增强疫情防控工作的主动性,积极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餐饮、娱乐等公共服务场所的监督检查及关停工作;他切实增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针对性,重点做好武汉返攀等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的核查稳控隔离工作,多渠道摸排、获取、研判可能涉及的返攀人员信息,并积极对接相关部门,责任到人、闻令而动,做到了早发现、早核查、早报告、早稳控。潘智同志在“抗疫”工作阶段,连续二十多天奋战在工作岗位,舍小家、护大家,用扎实的工作,坚毅的勇气维护了辖区的稳定,为“抗疫”人民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心为民
他是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潘智同志始终以共产党员和人民警察的标准要求自己,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作为,用心为群众排忧解难。
2017年,辖区一名长期住院治疗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因身份证过期,导致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无法用医保进行结算,该病人又无亲无故。潘智同志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找到户籍民警核实病人的户籍信息,了解户籍基本情况后,潘智同志叫上户籍民警带着移动设备前往精神病院“重精管区”为该病人办理二代身份证。在病区内采集照片和指纹的过程中,病人极不配合,潘智同志在医务人员协助下,通过分散病人注意力、喂病人吃糖等方式成功为该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办理了二代身份证,解决了该精神病人住院治疗的问题。
嘉园巷一名吸毒人员,强戒期满后到派出所报到。潘智同志与他交流时得知其没有经济来源、生活拮据、身体又因吸毒诱发了不少疾病。潘智同志主动联系社区为该吸毒前科人员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同时还联系辖区相关单位帮助该吸毒前科人员找到一份工作。现在这名吸毒前科人员在潘智同志的帮助下,生活有了保障,病情逐渐好转,融入了社会大家庭,感受到了社会温暖,他经常在辖区内对其他居民说是潘警官让他重燃了希望,潘警官没有放弃他,社会没有抛弃他,下定决心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法润人心
他是枫桥警务的“践行者”
潘智同志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倾听群众心声,切实为民服务,着力打造“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的枫桥式社区。因此,他在工作中始终将矛盾纠纷“发现在早、解决在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8年,同乐家居商家王某某,因与商场管理方存在经济及合同纠纷屡次报警。潘智同志本着“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原则,多次组织调解商场管理方与王某某之间存在的矛盾纠纷,通过多次宣传法律法规,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成功化解商家与商场管理方之间的矛盾,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扩大,防止了王某某发生个人极端行为。
潘智同志在小区接出警过程中发现两邻居之间因卫生间漏水问题发生过多次纠纷,因漏水问题发生过数次抓扯。潘智同志为了避免矛盾被进一步激化,他分别入户,用真心倾听矛盾源头、动真情解决实际问题。他主动联系物业及装修施工人员查看漏水点解决矛盾根源,向当事的两家人宣讲抓扯、互殴后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最终,经过潘智同志的调解,邻里双方终于放下了争强好胜之心、握手言和,邻里关系恢复正常。
一直以来,潘智同志坚持以共产党员和人民警察的标准要求自己,面对社区警务工作,他脚踏实地、勤勉细致,守护了一方万家灯火、静好岁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人民警察的优良作风,兑现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庄严承诺。